PG电子IT历史连载9-中国计算机和个人电脑的历史是一门在中国被忽视了的科学,但它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少的,它是为其他各部门需要冗长计算的科学尽服务功能的一门学问。”同年夏天在华罗庚的组织下,
1955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发表计算机文章:闵乃大《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毛主席提议,周总理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计算机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四项紧急措施”之一。
1956年6月:任命华罗庚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确立“立足国内先仿制,后自行设计”的原则。计算所筹委会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1956-1962年举办四期训练班-中国计算机“黄埔军校”。三人计算机科研小组,闵乃大1958年去德国定居,王传英1955年改学原子能,夏培肃作为训练班的业务负责人,培养700多名计算机方面的科技人员,奠定中国计算机事业的人才基础。她翻译编写《电子计算机原理》,我国计算机原理方面第一本正式讲义,翻译的术语沿用至今。夏培肃完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的设计工作。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DJS-1型(运算速度每秒30次)。仿制苏联M-3计算机,命名“八一机”,后为103机。
195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DJS-2型:22个机柜、占地400平方米、4200个电子管、4000个二极管、运行速度每秒一万次,仿制苏联БЭCM-Ⅱ计算机。
1960年:第二台104机交付航天706所,完成我国第一颗的很多计算。104机超过和中国同时起步研制计算机的日本,与英国水平相当。104机造价200万元,103机25万元。
1960年4月:苏联撤走对华援助不到一年,夏培肃主持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1280只电子管、磁芯存储器容量1024字节PG电子、每秒运算250次(后每秒2000次),全面超越103机。安装北京玉泉路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国高校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61年:由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程序设计》问世,我国早期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
1964年4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104机的5倍、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
1964年:复旦602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管、磁芯内存、内存容量1024X4单元、每个单元32位字长、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每秒近万次。
1965年2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441B/III晶体管计算机-我国第一台具有分时操作系统和汇编语言、FORTRAN语言及标准程序库的计算机
1965年6月:中科院计算所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运算速度定点运算9万次/s、浮点运算6万次/s、全国产;两年后109丙机,在两弹试制发挥重要作用,被誉“功勋机”。
1965年:华东计算所J-501电子管计算机(仿制119机)。11月1日:J-501机输出结果的打孔纸带显示令人兴奋的数字。带队在上海进行理论运算的于敏给北京打电话“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松鼠”就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理论研究的突破。
1966年9月初: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火箭控制的薄膜混合组件全量数字计算机-156计算机
1969年:陈伯达向毛主席报告:电子技术已成为国际工业发展的先导;我国电子技术落后;我们必须加强研究电子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工业。毛主席给与肯定。
1970年起:中国掀起加强电子技术研究、大办电子工业。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等建立大批电子技术科研机构和电子产品制造厂
1973年元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广泛发展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指示,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7301会议)”:总结60年代我国计算机研制都是为特定工程任务(主要是国防)服务,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会议结束后,四机部立即着手组织DJS-100系列和DJS-20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促成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初步形成。
1973年8月26日: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DJS-11机:长数48位、每秒运算100万次、主内存130K-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设计的国内第一个操作系统。150机帮助石油部发现多个油田,被誉为“石油勘探领域数据处理的第一次数字化”
1975年:DJS-131小型计算机:字长16位、内存4~32K(可扩至64K)、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生产334台(占100系列机35%以上),国内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系统最稳定的国产数字电子计算机,被迅速应用23个省市的邮电、电力、铁路、通信、医疗、地震、科研、交通、工业和国防建设等领域。
1975年:哈军工和西工大:中国第一台设计定型的机载火控计算机-SSS-1型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114机),1966年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为重点装备轰5研制控制尾部炮塔的射击瞄准电子数字计算机,取代苏联的机电式计算机。。
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
1976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通用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013机。
1977年4月: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微处理器(CPU)用31块集成电路拼装PG电子,没能大批生产。
1977年4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召开全国微型计算机专业会议:决定以Intel8080、Motorola6800芯片研制我国DJS-050和DJS-060系列微机
1978年3月:亲自批准长沙工学院(国防科大的前身)计算机研究所研制“银河-1”亿次巨型计算机。
1979年:研制成功仿8080的4片微处理器和多片的6800微处理器;研制仿8080与6800单片微处理器;研制相应的微机DJS-050及060系列
1979年11月:陕西微型机交流会,参展的国产微型机有六十多个品种,包括我国当时速度最快、外部设备最齐全的微型机DJS-061-1
1979年:IBM向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启用的IBM 3032是中国银行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沈阳鼓风机厂引进IBM 370/138大型机,是IBM向中国出售的第一台计算机
1982年:DJS-153小型计算机:参考DG公司NOVA16位小型计算机、国产中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3年2月:全国计算机协调工作会议,提出“照着IBM的PC做”,把生产IBM PC兼容机定为发展方向。
1983年:我国第一台“银河-1”亿次巨型计算机,我国成为美、日之后第三个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
1983年11月: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系统757机(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向量运算速度每秒1000万次、标量运算速度每秒280万次
1983年12月:PC兼容机长城100/ DJS-0520A和首套PC兼容汉字操作系统CCDOS诞生。浪潮采用英特尔8088芯片、进口元散件组装0520微机在济南诞生。
1984年2月16日:上海展览馆的十年科技成果展,同志亲昵地用手摸了计算机小操作手-13岁的李劲的头,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1984年:中美关系史转折点,我国可以大量技术。我国计算机和半导体电子工业的发展模式从“创新为主,引进为辅”和重视基础研究,转变为单纯的引进,放弃了半导体通用电路研发追赶计划。
80年代中期:全社会对研发经费投入的R&G/GDP值不到0.7%。1984年以后“拨改贷”政策使企业无力进行研发投资,R&G/GDP骤然降到0.6%以下。我国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自主研制的计算机项目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研发项目都以“没钱”为由停掉。解散后的科研队伍有的出国、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回高校教书、有的被调去看机房。
微型计算机,兼容IBM PC,13家工厂生产,首次产量突破万台,标志着中国微型计算机事业从科研迈入产业化。
1990年:中国大幅降低关税、取消计算机产品进出口批文、开放微机市场。国外286\386电脑瞬间涌入,长城、浪潮、联想等国内公司溃不成军。
1991年起:中国停止研制各种计算机芯片,历时10年,直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研制计算机芯片“龙芯”。
”,让中国计算机产业雪上加霜。大多数整机企业积压高价买进的芯片,背上巨额亏损的包袱。1992年:国家实施控购,进一步使中国PC整机制造业进入发展的低潮。国内计算机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微机组装PG电子。
PC价格战”,毛利从原来的30%降为12%。康柏公司的“价格战火”两个月后蔓延到了中国。1992年8月8日:中国PC“国家队一号选手”长城集团宣布
199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芯片(摩托罗拉88100 微处理器)构成的全对称紧耦合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系统(SMP)-
”、“不仅可以学英文,还可以学电脑。一举两得”。裕兴的分体式键盘学习机。巨人的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
进口电脑关税从200%降到26%1994年:国内PC市场容量50万台,70%以上是国外品牌,剩下分散在176家国内企业中。联想年产电脑4万台,国产电脑中名列前茅。
1995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浮点运算速度每秒10亿次。与Intel公司1990年的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
。品牌电脑价格大战,国产品牌不断挑战外国品牌的价格底线万元。同时DIY电脑攒机时始。装一台主流机型的机器价格过万元,一台电脑能挣2000-4000元。《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等几乎每一家都市报都开辟PC专版,内容从攒机价格到硬件评测。媒体报价使电脑配件的价格透明,攒机商的利润一下子从100%降到10%-中关村货线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下降到和台式机竞争的区间,DIY市场的萎缩开始加速;2007年涌现的上网本又构成第二波冲击;品牌台式机价格不断探底,形成了对攒机业的第三波冲击。1995年5月6日: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线亿元。销量排行榜前十:Compad、AST、联想、IBM、HP、长城、DEC、Acer、同创、Dell。国外品牌47%、兼容机30%、国产机23%。
1997年9月:实达个人电脑问世。1999年,实达电脑份额居国产品牌前四。1997年年底:联想首次夺得国内PC销量第一。中国PC市场从“倒七三”变为“正七三”,联想、方正、同方等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从30%跃升70%
2000年:中国的R&D/GDP比例首次达到1.00%,2003年增加到1.31%,首次达到时代的平均水平,但是离时代后期的水平仍有一段距离
2002年8月10日:我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龙芯”系列CPU的主设计师胡伟武
2018年数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微型计算机产量3.1亿台,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1.7亿台;
2022年1月13日: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PC电脑出货量3.41亿台,是2012年以来出货量最高的一年。